台南市安南區古稱台江,開台史地,東鄰安定、台南科學園區,北濱曾文溪,與七股、西港對望,南抵鹽水溪與永康、北區、安平相鄰,西接台灣海峽,境內有台江國家公園、科學工業區、台灣歷史博物館,人口近19萬人,面積107平方公里,佔原台南市三分之二面積,其中包括80米台江大道、國道八,串聯安定、善化、西港、新市交流道,為北台南文化、生態、交通、科技重鎮。
回顧台江文化,可說是一頁滄海桑田史,西元1823年曾文溪自菅寮改道,台江內海遂為海埔地,溪北拓墾人家,或兄弟、或同宗、或同村,南下相繼入墾,展開二次移民拓墾故事,拓墾先民,搭寮結社,建公茨學堂,耕漁書香傳家,一村連一村,一庄結一庄,不斷向外拓展,奠定今日台江27庄社發展的基礎。台江27庄社共有12庄社奉祀大道公,也稱為保生大帝,可說是台江拓墾守護神。
- 2010年,三月迓大道公,適逢學甲慈濟宮二大帝南巡,結合台江27庄社各大廟、台南市社區大學、海尾朝皇宮、台江文化促進會、安南區各級國中小學等在地教育文化團體力量,擴大舉辦「大道公,台江文化季」,獲得各界肯定。
- 2011年,舉辦《文化建醮,百年樹人》,創新在地文化,以「文化建醮」呼應本市創立願景─「文化立都」,成功結合在地高國中小及幼稚園,舉辦「文化踩街迎神」、「台江子弟音樂會」、「文化普渡」等優質文化活動,共同推動大廟興學,滾動大海尾地區近十萬人參與,頗獲民眾佳評。
- 2012年,台江大道公生、媽祖宮台江迎神祭、土城香、台江浸水王爺生、台江拜溪墘等台江重要香科祭典齊集,該年文化季以「文化遶境,樹造台江」為主題,發揚大道公保生護境、水與綠的文化精神,舉辦「台江有夢音樂會」、「台江童樂會」,同時邀請台江武陣演出,舉辦大廟興學連庄活動,結合山海圳綠道運動,營造海尾、溪頂寮一村一林徑,舉辦「大道公生,繞著台江走」、台江社區博物館巡禮,形塑台江文化生活圈。
- 2013年,為倡議台江公共建築,以「台江文化中心」作為地方知識再生產的載體,作為藝文創作、訓練及教育的場所,透過「為家鄉寫歌」、「社區培力」、「社區參與」的音樂會、兒童劇,創造台江文化中心創新的藝文內涵。同時,為讓藝文下鄉,創新廟口文化,追尋先民公共參與、文化遶境、相放伴的精神,以「社區就是一座博物館」,找尋台江內的小地方故事,進行廟口文化夜市、社區博物館營造,從台江文化中心走向社區,邀請耆老、在地青年、學生,一起來發現台江各村各庄相牽相繫的文化故事,讓廟口成為在地小型的文化沙龍場域。
- 2014年,台江文化季賡續營造台江公共建築,持續以「台江文化中心」作為區域藝文創作、訓練及教育場所,營造廟口文化沙龍場域;同時培育地方人才與社群經驗交流,結合重大公共建設山海圳綠道營造、大廟興學「社區公藝」行動,以「台江環境藝術祭」為主題,結合大道公生、浸水王爺生,將台江最美的廟口生活、人物文化、生態地景故事串聯起來,營造「文化沃土、生態淨地、健康城市」的台江新家園。
- 2015年,台江文化季以「守護河川、守護文化、守護家鄉」為主題,參酌並檢討之前策辦經驗,台江文化季策辦方向:應持續累積、厚植社區參與文化公共治理經驗,建構台江文化中心與大廟興學雙環一體的文化生活學習圈;持續深耕台江文化季「創新台江、文化會香、深耕社區、藝術造村」四大宗旨與目標,舉辦台江有夢音樂會、社區音樂會、社區博覽館、大道公生遊學、廟口傳藝等文化節慶活動;結合台江分校、朝皇宮《大廟興學》課程、廟口學堂講座、廟口音樂會,營造大廟成為在地村落文化中心、學習中心、公民參與中心。
- 2016年初始,發生0206大地震,古稱台江的台南市安南區,部分社區出現土壤液化等重大災情,震後反思,台江人經歷一百多年的走溪流、做大水的水患苦難之後,加上河川汙染、空氣汙染,以及土壤液化等問題,如何營造離災不離鄉的台江韌性社區,守護土地,守護家園,實為重要,因此,三月迓台江大道公,禳災祈安。2016台江文化季,以《聽見土地的聲音》─守護土地、守護家園、重建家園、重建社區為主軸,以台江藝文的力量,化台江水患、地震災難經驗為知識,傳遞給下一代,在震後凝聚人心,一起為打造韌性台江家園而努力。
- 2017年,適逢雞年,海尾、新寮籌辦六年及十二年一科的建醮大典,溪頂寮籌辦送火王科祭典,可說是台江歷經災難之後的「文化起家」年,同時在2016年海尾朝皇宮及社大台江分校等在地社群辦理台江文化會議,分別從藝文振興、台江文化閱讀運動、大廟興學及本土教育等方面,提出多項建議,倡議落實文化治理理想,因此,2017年台江文化季以《文化建醮‧藝術入陣》為主題,在2018年台江文化中心開館之前,結合台江大廟文化建醮力量,共同祈安及反思在地文化治理的經驗。
台江文化中心完工開館前,以台江文化季的定期舉辦與籌劃工作,落實公共治理領域公私協力之先鋒典範,使市民理解與感受台江在地意識之特色與能量。連續舉辦8年之台江文化季為安南區年度藝文盛會,每年4月結合在地社團辦理演出。為台江地區灌溉更多藝術養分與更深層之文化扎根,也為台江文化中心未來開館累積藝文能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