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江有港有埔。「港」,溪口、海汊,那是河流、海洋、陸地初相會之域。溪漸於海,潮流匯集停留成澤。「港」,也深受著溪水流量、海岸波浪及潮汐影響,或沖或淤。有些海汊之港,忽塞忽開,一如《鳳山縣志》山川條所言:「冬天港口沙流塞斷,春夏雨水衝開,纔有港道。」河海相激,那是溪口最壯闊的一幕,也是滄海桑田的故事起點!
1995年台灣西南部河口地形研究指出,在河川逕流較多的夏季,河口較能借助退潮流來疏通河道淤沙;到了冬天,水量較少,河口則有可能封閉。另外,影響河口港道淤沙深淺,還有一個大變數,即是颱風所帶來的暴潮,河口海岸坡度極緩的地區,常會海水倒灌,並引出大量輸沙,加速河口沖積扇西進的速度。1904到1990年,曾文溪河口,就往台灣海峽伸長近6公里,每年平均西進70公尺。簡言之,曾文溪,為台江填海造陸。穿流不息的造陸,在廣闊的溪口,曾文溪帶著大量的泥沙,不斷的往海洋輸送,化為濱外沙洲,淤成河口溼地。河口濕地,也是海埔所在,寬平有水有土的坔地。
成也曾文溪、敗也曾文溪。
台江地啊台江地,你的母親曾文溪。
出口由南轉向西,早期溪流無規格。
給人搬茨烏白踅,想得實在真怨嗟。
曾文溪阿曾文溪,溪水充沛有魚蝦。
養育百姓千萬家,人文地理好土地。
果子農產真會生,擱有溪沙通好提。
搬返起茨好過暝。
─王金樹《母親,曾文溪》
道光三年這場洪水,改變了台江的歷史命運。南從柴頭港、洲仔尾、三崁店、鼎臍塭、灣港口、菅寮,「所有西偏之內海,均見砂土壓積,變成浮埔」,東西約十多里,南北則二十餘里,即今日台南市安南區、北區鄭子寮一帶。地形高高下下,以致於「溪道奔馳(有)難由舊」。從乾隆二十年(1755年)開始,北從卓加、含西、西港仔、到直加弄、竿寮、灣港口,約十七、八公里長的台江海坪圍墾事業,近百年的辛苦,又此化為烏有;原本以為台江潟湖為中心的生態,生產的內海生活圈,至此破碎,眾多的船戶、漁家生活,面臨著轉型的壓力。這一大片新浮埔的淤沙量,推估為二億六千九百立方公尺。曾文溪豐沛的輸沙量,先沖出洲潟型的台江濱外沙洲,後淤成台江海埔地。
雖然人定勝天,然而,歷史經驗又告訴我們,人難以挑戰大自然,人與海、與河爭地,到頭來,大自然一反撲,蕭壠半島百年開發的海埔地,還是得還地於河。因此,向自然效法、向環境學習,虛心謙卑、順勢中庸,台江流域學習中心亦本此精神成立,簡述如後:
台江流域學習中心主要活動類別:
資料來源:
圖片來源:臺南市社區大學台江分校。